close

上周末去Hansen家的Pre-St. Patrick's DayParty到凌晨兩點,玩了beer pong (兩人一組,分站乒乓球桌的兩端,要輪流把乒乓球投入對方的10個排成金字塔型的啤酒杯裡,簡單說來,投中了,對方就要喝,當然還有很多進階的rules,但是我的重點就是盡可能投中囉。),不過我並沒有喝,憑我smirnoff ice一瓶就倒的酒量,應該會很不盡興吧 :P 所以罰酒的部分都由那先生代勞囉。

大概平均一個月會有一次house party,有時候是那先生同事們這近10個小孩輪流生日,那party就會在下午三四點左右開始,然後聊聊天,溫馨吃吃蛋糕,看小孩拆完禮物就各自回家了。

如果不是小孩為主題的,通常會伴隨著BBQ,烤些香腸熱狗漢堡,配上啤酒,大家聊天玩耍。天氣好的時候玩sport toss,飛盤or足球,不好的話可能就是玩一些drinking games or board games,八九點小孩們陸續在主人家裡躺下睡覺,大人則繼續hang out到半夜。

IMG_6368.JPG

(Aidan的一歲生日趴)

 

DSC_0142.jpg

(美國國慶BBQ,大家在玩sport toss)

 

這種以couple/family為單位的party型態,和過去念書的時候那種留學生們聚在一起potluck的感覺還挺不一樣的。

那先生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,是一個惜字如金的人,最不喜歡的事情,就是在公開場合發表言論,或是和陌生人講話。(所以我們在台灣婚宴他簡短的speech,真是令人覺得格外珍貴和感動啊*^__^*)

不過每次到party的時候,那先生總是會隱沒到一群男人裡面去,然後偶爾一兩句話,當當冷面笑匠。

所以我就會加入太太堆裡,美國女人們一開始都會用很high-pitched的聲音很假地互相寒暄問候,然後大家就媽媽經轟炸,接著就開始八卦沒來的人...(這好像哪裡都一樣///orz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我一開始很不習慣這樣的聚會,沒有朋友,覺得很孤單。身為唯一的外國人,加上也沒有小孩,不是很能夠融入大家的話題。尤其以前和台灣朋友的聚會,我總是呱呱叫,現在變成好像個局外人,真是痛苦。

我覺得和美國人聊天,一對一的時候很容易,但是在一大群人中聊天接話的時候,是最大的考驗。

以前念書的時候,我是我們program裡面唯一的外國人,想起那時候坐在一群美國人中間一起聊天,大家一人一句接話,完全不知道現在是講到哪裡去,那種坐著陪笑數十分鐘的窘況,到現在都還心有餘悸。

(這就是為什麼當初信誓旦旦絕對不要和外國人搏真感情的原因之一。)

不過,現在我也豁出去了,反正就是盡量做自己囉,像我這麼多話的人,當然裝文靜裝不久的,也開始搶話講,不然總是憋著真是悶死我了。

所以現在就變得很期待有party可以去和大家聊聊天,不然到周末還繼續和那先生相看兩瞪眼的真是有點膩呢:P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蘭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